为家计早出晚归,父母每天见到孩子只剩签联络簿?
家里的父母又何尝愿意带给孩子负面的影响,说起来,更是无奈至极。有什幺父母愿意让孩子在「伪」单亲的状况下成长?有什幺父母会不希望天天看着孩子长大变高壮?有什幺父母会愿意把孩子托给安亲班、才艺班、补习班、美语班到晚上七点、八点、九点,甚至十点?有什幺父母会希望每天见到孩子时,只剩催促孩子联络簿拿出来签名、快洗澡、快去睡觉,什幺聊天说地的时间都没有?没有!没有!都没有!没有这样的父母,可是,全台湾却布满这样的父母,他们不愿意有这样的居家生活,他们希望跟孩子有更充裕互动的时间,但是,他们被工作逼着走,为家计每天早出晚归。这是整个社会结构的悲歌,并非单独个体可以改变的现实。
都已经是国中一年级的小男生,妈妈带着前来。当然是因为在学校惹事生非,从来没有停过,孩子直接告诉我:「我已经被记了五支警告,还被老师罚写反省单,好像已经写了十几张,太多张了,不记得几张了。」
而孩子对老师记他警告的反应是:「我告诉你喔,同学都很喜欢我啦!上课的时候,坐在我四周的同学,都会很嗨,妳看,我是不是很厉害!」
他是少数当我问他「喜欢上学吗?」的时候,快速回答我:「喜欢!」乾脆俐落,毫不拖泥带水的孩子。虽然在学校一直被老师嫌弃,警告记不完,显然,上学有其他不可言喻的魅力。「因为上学,有很多同学啊!可以一起玩,一起打篮球。」
这孩子说出了学校仍具有吸引力的主因,不是因为老师,不是因为对学习的内容有兴趣,而是因为-同学,而且是下课的时候,与同学之间的互动,才是孩子每天仍然愿意睡眼惺忪地起床,穿上制服,背上书包,甘愿冒着又要被师长数落处罚的风险,往学校大门迈进,没有转身逃学的主因。是的,许多孩子是为了朋友和下课,才愿意上学的。换句话说,当老师处罚这些孩子,留在教室里罚站,或者继续坐在座位上罚写课文,不准下课,这无异是剥夺了孩子最后一点,一小点愿意上学的动机,也促成了之后拒学、逃学的前奏曲。
有可以自由玩耍的时间,还有玩伴,是现在的孩子多幺难得的时光啊!我们这些老人听了其实内心会滴泪,因为这些对今日的孩子而言,如天降的恩典,在我们这些老人的儿时年代,却是如此理所当然。
在我们读高中之前,除了月考和期末考,很少有其他考试。下午约四点时回到家,还有很长的时间,供我们挥洒。平日大家放学回家,功课是边玩边写,有时到邻居家写,有时带着作业说要到同学家一起写,到了同学家,当然是先玩耍再说。玩到天昏地暗,才惊觉正事还没做,赶紧胡乱写一通,回家才有个交代。当然,作业也经常是原封不动又带回来了。
若是小学时候,一週里,总有几天是只上半天的课,那时,回家以后,更有一大片的时光,可以玩耍。我还记得每週期待着那几个半天的上课日,先边哀叹,边内心暗自发愿长大以后要当一位没有回家作业的老师,以自我心理支持继续把功课痛苦地完成,一旦作业赶完,我便可以有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可以玩我的游戏。我那时已脱离拿实体物品,玩扮家家酒的年纪,实体玩具的有限性,无法满足小学三年级的脑袋。于是,我蒐集了从报纸、月曆、杂誌看到的室内设计的美丽照片,把照片剪下来,贴在不用的日曆本上,日曆本就是我的剪贴簿。然后,在脑海里想像这些房间的用途与排列,住在这房子里的人物角色,想像这些假想的角色,在这些漂亮的房子里,每天一张开眼,发生什幺事。有时,剧情会编到房子要改装了,于是,我便可以把新加入的照片,再编到故事的场景里。
这是我自小志向是当一位室内设计师的由来,从小学三年级一直维持到现在的兴趣。我常想,如果我是生在今日的孩子,我有机会发展这样的兴趣吗?
我询问了母亲这位虽然一直被记警告,依旧爱上学的孩子一日的作息,我想这也是数不清的孩子的一日作息:「孩子从上小学以来,放学之后,孩子由谁带?」母亲很顺口地回答我:「安亲班、美语班、补习班。」
超载的孩子无论是读一整天还是上半天的课,放学之后,就是安亲班接走,或者自己走到学校附近的补习班。安亲班到约七点钟,所以晚餐是在安亲班解决,接着便是美语班或才艺班时间,一直到晚上九点,才结束了一整天,超过十二个小时的教室生涯!回到家也快十点了,匆匆洗个澡,再吃个点心,母亲翻开必须心脏很强才看得下去的联络簿,回应老师,回头质问孩子:「为什幺又惹祸了?为什幺上课就是不能好好乖乖地听讲?为什幺要在上课时作怪?为什幺不能闭嘴不要讲话?为什幺不能有几天老师联络簿不再有抱怨?为什幺我辛苦工作一整天了,下班以后,还要生这些气?为什幺不能让我平平静静地过日子?」每一天,总在母亲的疲惫与无助,甚至歇斯底里的怒吼下结束。
如此倦怠的心情,如此短暂忙碌的时间,如何让孩子愿意放下他伪装的无所谓,与孩子建立互信的关係?如何从试图脱离大人管辖,建立独立自我的青春期孩子嘴中听到他内心的声音?如何了解他在学校遇到的困难?如何与孩子一起面对他的处境?经常有亲子教养专家强调,与孩子的相处是「质重于量」。我读到这样的观点,总会嗤之以鼻,与孩子的相处,没有量,如何产生质啊?
「週末呢?」週末,安亲班的幽魂总散了吧!「週六要回婆家,星期天则回我娘家。」每週都这样安排吗?「是啊!因为平常很忙,没有空关照老人家,只能趁週末的时间了!」孩子呢?孩子的放假日週週被大人这样安排,心甘情愿吗?没有抱怨吗?「我喜欢去阿公阿嬷家,因为有I-PAD可以玩啊!一个礼拜才能玩一天而已!去外婆家,妈妈她都跟外婆聊天,我可以一直看电视,都不会有大人骂我,也不错啦!」显然,这样的假期安排,是皆大欢喜。
孩子没有其他兄弟姐妹,孩子的父亲在北部工作,每个月只回家一两趟,母亲自己下班时都已经七点多,既要工作,又要带孩子,简直就是母兼父职,可说是竭尽她所能地养育小孩了。
一位精力充沛、活力十足、鬼灵精怪的十二岁孩子,每天必须在不同的教室里十几个小时,吃外食便当,一直到晚上十一点以后才能上床睡觉,隔天一大早六点半即要起床,连週末也只能进行静态的休闲活动。这样的孩子不趁着上课时玩耍,什幺时候可以像个十二岁的孩子?我们怎能要求这些孩子上课不要动、不要讲话、听话坐好专心上课呢?他们被压抑下来的想像力、爆发力总要有个出口啊!
孩子如此的生活,如此地长大,是父母的责任,却是父母心有余力不足,担不起的责任啊!
作者简介
现任
传家家庭医学科诊所负责医师
教育部性侵害与性骚扰调查专家库专家
高雄市雄工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委员
高雄市人权委员会委员
经历
高雄医学院家庭医学科主治医师
成立「还孩子做自己行动联盟」
成立全国第一个「妇女友善医疗伦理委员会」
行政院妇女权益促进委员会委员
内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员会委员
高雄县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员会委员
高雄市妇女新知协会理事长
热门文章
- NBA/KD第五战提前受伤离场 确定无法重回场上(影)
- NBA/「人生本就不公平」 林书豪理性看待种族歧视(影)
- NBA/「他那样说是对的」老河挺莫雷?快艇球团火速澄清(影)
- NBA/「重要的是场下互动」何时复出威少、哈登都不急(影)
- NBA/一年3100万 暴龙提前续约冠军主控(影)
- NBA/一眉哥拇指真的没事了?热身赛对勇士手感差只砍8分(影
- NBA/上台前预感自己会哭 林书豪:坚强就是面对困境(影)
- NBA/不只会打球 詹皇靠投资披萨店也赚翻(影)
- NBA/不只会禁区爆破 鹈鹕总管:Zion可成为球队的嘴绿(
- NBA/不夺冠不罢休!AD:此生若没夺冠将是最大失败(影)
- NBA/不愧是侠客!欧尼尔力挺莫雷 节目中槓上巴克利
- NBA/不打世界盃否认跟76人续约有关 西蒙斯:目标奥运(影
最新文章
- [开箱]OPPO F1颜值美美机 平价还有3GB记忆体
- [开箱]OPPO Mirror 5s钻石纹路搭配红外线功能
- [开箱]OPPO R9自拍专家 前置镜头1600万画素
- [开箱]PhotoFast MAX Hello Kitty蒂
- [开箱]Sharp AQUOS P1日系靓机 随手拿轻鬆唤醒
- [开箱]Sony Xperia M5水水机 前后相机全面升级
- [开箱]Sony Xperia X-XP外观、效能看差异
- [开箱]Sony Xperia XA 极窄边5吋美型机
- [开箱]Sony Xperia Z3+碧水蓝 美型旗舰效能实
- [开箱]Win10旗舰手机 微软Lumia 950实测
- [开箱]ZTE Blade S6 Plus台版实测 影音娱乐
- [开箱]ZTE Blade V580 中兴金属双卡平价机